“双一流”建设、破五唯、交叉学科…… “2021年中国大学改革十大关键词”发布
2022年1月1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改革创新指数发布会暨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年中国大学改革十大关键词”,课程思政、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交叉学科、“珠峰计划”2.0等热词入选。
2021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1年也是我国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深入推进“质量革命”的一年。头部高校在引领世界研究前沿、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方面锐意进取,不断破解发展“堵点”,积极输出改革“亮点”。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基于对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工作动态的大数据分析与统计,结合专家评议,盘点出2021年中国大学改革十大关键词,以期为高校深化改革、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供启示与借鉴。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五年来,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各高校探索形成了一批可转化、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培育建设了一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2021年,各高校深入挖掘高校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力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武汉大学,由6位院士联合推出面向大一新生的基础课“测绘学概论”,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标杆和示范;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注重用“科技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工匠精神”“海洋强国”等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分别打造“大国三农”系列课程、“尚茶”“农业栽培学”等代表课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高校深入挖掘本校本地的红色资源、梳理各学科的价值教育引导元素,积极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有机融入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固本培元,立德树人。2021年2月起,复旦大学陆续更新17节微党课视频,收获学生如潮好评。中国人民大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学习与业务、党史与校史“三结合”,通过话剧演出、知识竞赛、师生合唱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华东政法大学“侦查学原理”课程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侦查体制发展变迁,弘扬红色法律传统文化。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深挖航空救国、海洋强国、实业报国等校友的故事,推出了以“家国情怀”为引领的课程体系。
2021年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起始年。3月23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12月1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各大高校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对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作出部署。其中,一流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是核心命题,在超过80%的高校相关会议中被提及,成为目前各大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动态中最高频的热词。同时,关于首轮“双一流”建设探索中的成效与不足,也多次出现在各大高校的会议发言当中,“突出强项补短板”成为许多高校下一阶段的重点发力方向。厦门大学提出开放办学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学校将会围绕国家开放战略,发挥“海峡、海丝、海洋”区位优势和特色,大力推行“G50战略伙伴计划”,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实质性交流合作。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在“双一流”阶段总结中表示,武汉大学已经进入NatureIndex指数世界前50名高校行列,但现在还存在很多“卡脖子”的问题,在科学原创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武汉大学将在下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继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支持人才在科学原创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复旦大学提出了“第一个复旦”的学科建设规划,明确了赓续壮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力促理科基础优势学科、营造工科发展新生态、打造医学学科尖峰、深化学科融合创新、布局交叉学科建设新方向等发展路径。
利用跨学科的知识应对复杂难题是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交叉学科已成为知识创新的新增长点。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宣布“交叉学科”成为第14个学科门类。在12月下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交叉学科”下设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设计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学”等六个一级学科。同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首次对交叉学科的内涵进行界定,同时明确由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依程序自主开展交叉学科设置试点,先试先行,探索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2021年我国高校在交叉学科领域的改革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增或大力发展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整合多学科优势,推动知识创新和科研攻关。例如,4月9日,电子科技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重点为打造具有创新引领性的跨学科、跨校的“新财经+新工科”深度交叉融合新模式。5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交叉科学研究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孵化建设,尤其是立足自身优势推动文理交叉。12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数字医学研究院,推动理工科和医学交融互补,发挥交叉学科优势。二是由单一学科人才培养走向跨学科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名单,2021年我国各学位授予单位设置的交叉学科已达616个。例如,2021年10月,北京大学宣布新增设置数据科学与工程、整合生命科学、纳米科学与工程3个交叉学科博士点。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面向本科生开设的13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和专业,涵盖了理工、经理、经工、法经、医管等多种类型交叉复合。
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则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源泉,高等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肩负着重大使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2021年11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简称“珠峰计划”2.0),加上此前公布的两批名单,共计77所高校288个基地入选。据统计,北京大学有19个基地,数量最多;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紧随其后。与1.0版本相比,珠峰计划2.0所涉及的学科从数、理、化、生、计算机等5个主要理工科领域扩容到17个,基础医学、文史哲、经济学等学科被纳入基础学科的范畴。
北京大学“数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科研导向的计算机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获教育部2021年度“珠峰计划2.0”创新案例奖。2021年初,清华大学发布“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全球招收中学阶段综合能力优秀且具有突出数学潜质及特长的学生进行选拔及培养,培养未来数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的2021年高招政策“北斗七星”战略中,包含了计算机拔尖计划、空天力学拔尖计划和华罗庚数学拔尖计划。西安交通大学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领域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在数学、物理、计算机、化学生物等四个理科试验班的基础上,新增了力学和化学两个理科试验班以及基础医学拔尖计划。浙江大学本科招生继续实施“1+7+N”的招生模式,其中“7”代表以优势学科为引擎,依托竺可桢学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7个强基班。
2021年全国共有457万考生报考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创历史新高。官方数据显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中的占比持续增大。事实上,学硕缩招、专硕扩招早已有顶层设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指出,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2021年,越来越多的高校针对本校招生计划进行方向性调整,将扩招名额落实在专硕的招生上。2021年5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发布“自2022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通报。此外,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均停招了部分学术学位硕士,取消学硕统考,涉及经济管理、新闻传播、应用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另外,面向非全日制招收专硕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宣布调整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方式,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四川大学和武汉大学的会计专硕2021年均不再招收全日制研究生。随着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除了扩大专硕的招生规模,各高校也在下大力气提高专硕的教育质量。2021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培基地,扩大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同时遴选了一批重点单位,合作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采用1+1.5的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学校学习,其余学年在联培基地学习实践),深化产教融合,共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在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为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后,高校纷纷召开校级人才工作会议,围绕给人才松绑、激发人才创新、培养战略科学家等出台方案,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
10月,北京大学在全校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将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大力度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加强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培养战略科学家”“突出教书育人成效,持续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推动昌平新校区建设,加快发展新工科和交叉学科”“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服务保障,精准服务人才”“加强组织保障,强化院系责任落实”等7个方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11月,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人才工作会议,集中发布并实施人才重大工程计划和系列人才制度文件,推出“创作型青拔人才培育项目”“‘金核桃’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教授聘任”实施办法等重大改革举措。11月25日,清华大学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会上发布了《清华大学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2030创新行动计划》和《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等三个2030中长期战略规划。11月,中国人民大学人事人才部门迅速启动了对全校各二级部门、高层次人才的全方位、系统性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充分调研学校人才工作面临的难点痛点,筹备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
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进入新时代,国家先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倡议和战略。如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成为高校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考题。2021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高校集群发展较快,中西部高校集群在国家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潜力巨大。
4月23日,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华东八校”共同发起组建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成立,联盟以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5月27日,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和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联盟协同、创新赋能、人才引领和智力支持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升格为国家战略,广东省内高校与香港、澳门高校互动更加频繁,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初具雏形。5月10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共同发起的粤港澳高校工科联盟成立,旨在提升粤港澳三地在学术联盟体系建设、科技领域创新研究、工程精英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层次和水平。10月13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实施,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稳步推进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
12月27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实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以西安、兰州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作用,带动引领西北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校集群的集聚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中西部高校集群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新契机。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以来,各高校以“破五唯”为抓手,全面推进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等教育评价改革。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总体方案》落实落地的重要指示精神,各高校纷纷严格对照“十不得一严禁”负面清单,进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等领域的清理整顿,制定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工作台账,明确教育评价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2021年3月18日,清华大学修订了《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取消“非专业学位硕士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2021年最新版《关于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中,删掉了“就读博士期间,应在所属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或录用)2篇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的表述,转而以更多种形式的创造性成果来衡量博士生的学业质量。2021年8月14日,复旦大学修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分别对学术型博士、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提出要求,体现出分类评价的思想。中国人民大学于2020年筹备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旨在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2021年评价研究中心先后开展了教育评价改革系列文件汇编、中国人民大学贯彻落实《总体方案》实施方案编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理论研究等有益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一流大学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教育部大力推动产学合作,在49所高校推动成立了50个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推动本科院校与企业对接合作,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八年来累计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1100多家企业合作立项7.6万项,企业提供直接经费支持超过27亿元。
加强产学研融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对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过去一年,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化。3月4日,武汉大学与腾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智慧校园建设等领域高水平发展。随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与腾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开展产业互联网专项研究、数字化人才联合培养等一揽子合作计划,共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前沿探索和人才培养,以“产学研用”融合方式助力数字化人才培养。10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双方将共同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在线教学、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深化人才联合培养,特别是探索社会急需的师范类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均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合作涉及集成电路、信息与通信、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城市政企数字化转型等多个领域。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了创新行动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强调要以服务国家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为目标,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探索力度,支持碳中和领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
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是高校的时代重任。2021年多所高校已布局“碳中和”:4月10日,四川大学成立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9月5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9月22日,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研究院为校级实体科研机构,围绕碳中和打造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智库战略中心、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合作交流传播平台;9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双碳研究院,并由人大国发院和中石油经研院两家国家高端智库合作共建“碳中和研究中心”;9月30日,天津商业大学“双碳”研究院、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苏州)研究院同日成立;10月9日,中央民族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10月27日,东南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了“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这是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世界大学联盟;12月3日,兰州大学成立隆基未来技术研究院,着眼于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助力国家能源低碳转型的面向清洁能源技术、器件和材料的科研攻关和技术研发平台。
新闻来源:人大评价研究微信公众号
*研究数据来源: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网官微和主流媒体(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和千龙网相关频道)。
延伸阅读